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金龟子绿僵菌
英文名:Metarhizium anisopliae
拉丁学名:Metarhizium
中文通用名: 金龟子绿僵菌(简称绿僵菌)
类别:真菌杀虫剂(昆虫病原真菌)
其他名称: 黑僵菌
性状: 本剂为活体真菌杀虫剂,真菌的形态接近于青霉。菌落绒毛状或棉絮状,最初白色,产生孢子时呈绿色。制剂为孢子浓缩经吸附剂吸收后制成。其外观颜色因吸附剂种类不同而异,含水率小于5%。分生孢子萌发率90%以上。
剂型: 粉剂(含孢子23亿-28亿活孢子/g)
农博菌社,农博菌社噬菌体,夏农生物,济宁市夏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夏农生物噬菌体,农博菌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用噬菌体,噬菌体,农博菌社,农博菌社噬菌体,夏农生物,济宁市夏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夏农生物噬菌体,农博菌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用噬菌体,噬菌体,农博菌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17305370795
折叠编辑本段发现
最早发现绿僵菌的是梅契尼科夫,他在1879年观察到一批死亡的金龟子在昆虫死后两天,从它们身上生出菌丝,尤其显著的是菌丝环绕着气门的周围。菌丝初为白色,随后变为绿色,最后呈暗绿色。
折叠编辑本段菌属特征
菌落初期白色,茸状。产孢阶段菌落中间呈一丛丛具不同程度绿色的分生孢子堆。菌落颜色由绿色变灰绿直至黑色或保持其原来绿色,或者呈翡翠绿色。基质反面色泽呈淡褐色,少数菌种可呈赭色。分生孢子梗单生或聚集,呈分生孢子梗座,紧密排列,,帚状分枝或轮生体。帚状枝层次不复杂,1-2层,其顶端分枝,末端为瓶状小梗,以向基式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细胞,链状连接。分生孢子以粘液粘成平行排列的柱状孢子链柱,老培养体柱状孢子链柱溃散为菱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分生孢子团块。分生孢子长形互长椭圆形,无色,成雄时呈淡绿色至橄榄绿色,形体一般较青霉属孢子为大。本属系昆虫寄生菌。
本属菌应同时具有下列五方面特征 :
(1)菌落初期白色,产袍子阶段呈不同程度绿色;
(2)分生孢子梗单生或者聚集,呈分生孢子梗座;
(3)分生孢子以粘液粘成平行排列的柱状孢子团块;
(4)分生孢子长形至长椭圆形;
(5)属于昆虫寄生菌。
农博菌社,农博菌社噬菌体,夏农生物,济宁市夏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夏农生物噬菌体,农博菌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用噬菌体,噬菌体,农博菌社,农博菌社噬菌体,夏农生物,济宁市夏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夏农生物噬菌体,农博菌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用噬菌体,噬菌体,农博菌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17305370795
折叠编辑本段下属品种
2009年Bischoff等对绿僵菌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到目前为止绿僵菌属共含12个种,分别为金龟子绿僵菌(M. anisopliae)、黄绿绿僵(M. flavoviride)、白色绿僵菌(M. ablum)、棕色绿僵菌(M. brunneum)、贵州绿僵菌(M. guizhouense)、平沙绿僵菌(M. pingshaense)、柱孢绿僵菌(M. cylindrosporum)、蝗绿僵菌(M. acridum)、大孢绿僵菌(M. majus)、耐寒绿僵菌(M. frigidum)、鳞翅目绿僵菌(M. lepidiotae)和球孢绿僵菌(M. globosum)。其中黄绿绿僵菌又包括4个变种,即黄绿绿僵菌小孢变种(M. f. minus)、黄绿绿僵菌大孢变种(M. f. flavoviride)、黄绿绿僵菌新西兰变种(M. f. novazealandicum)和黄绿绿僵菌瘿绵蚜变种
[1]农博菌社,农博菌社噬菌体,夏农生物,济宁市夏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夏农生物噬菌体,农博菌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用噬菌体,噬菌体,农博菌社,农博菌社噬菌体,夏农生物,济宁市夏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夏农生物噬菌体,农博菌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用噬菌体,噬菌体,农博菌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17305370795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用途
绿僵菌属子囊菌门、肉座菌目、麦角菌科、绿僵菌属,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在国外应用其防治害虫的面积超过了白僵菌,防治效果可与白僵菌媲美。
能够寄生于多种害虫的一类杀虫真菌,通过体表入侵作用进入害虫体内,在害虫体内不断增繁殖通过消耗营养、机械穿透、产生毒素,并不断在害虫种群中传播,使害虫致死。绿僵菌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对人畜无害,同时还具有不污染环境、无残留、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中国研究开发绿僵菌起步晚,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在菌株选育、生产工艺、剂型和防治对象上已有长足进步。目前,重庆大学基因研究中心完成了杀蝗绿僵菌生物农药的研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生产的产品已在国内多个省份示范试验。
与传统的化学药物不同,绿僵菌复合剂用虫生真菌消灭白蚁、蝗虫等害虫。田间大规模应用试验的结果显示,绿僵菌能适用于室内外,在防治桉树白蚁方面具有用量少、成本低,保证苗木成活率95%以上的特点。据悉,目前绿僵菌灭白蚁、蝗虫的方法已经作为国家重点推广应用项目,可广泛应用于农田、林木、桥梁等多个领域的防治工作。每株桉树增加2分钱的成本,就能使95%以上的桉树逃脱白蚁的摧残。